若自下利者,脉当微厥,今反和者,此为内实也,调胃承气汤主之。消成无己曰:吐后胀满,与下后胀满,皆为实者,言邪气乘虚入里而为实也。
盖经传少阴而息高,与二、三日太阳作喘之表程知曰:肾为生气之源,息高则气散走于胸中,不能复归于气海,故主死也。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,有阴无阳也。
观结句若重发汗,复加烧针者,四逆汤主之。 肾虚水燥,故渴欲引水自救。
故昼则明了,知邪不在阳也;暮则□语,如见鬼状者,是为邪在阴也。言风与湿掜合抟聚,共为一家之病也。
欲食冷食之下,当有「五、六日吐之者」六字,若无此一句,则不喜糜粥,欲食冷食,与朝食暮吐之文,不相联属。此条中寒不能食,手足冷汗,小便不利,欲作固瘕,则是寒湿不化,纯阴故也。
强食谷食,因而复病,谓之食复。程知曰:此言阴盛格阳,用胆汁通阴法也。